搜索的境界
做好搜索需要什么樣的境界,怎樣才能做好搜索?雖然題目可能有些大,但這是我做搜索這段時間來一些很深但又很淺的感悟。說淺,看起來似乎很普通,說深,做好真的很難。
經常和很多公司做搜索的朋友們聊天,也會和人討論一些新的形態,其中看到一些觀點
1.現有的搜索會被顛覆,顛覆其的多種多樣,有app、有社交搜索、也有其他形態
2. 搜索的技術會出現重大革新,遠遠領先于現有的產品一個時代
3. 某某搜索要努力在短時間快速提升,達到某某的水準
現有網頁搜索本身會不會被顛覆呢?其實看過很多用戶的使用行為,研究過用戶的查詢需求,琢磨過后續點擊,會感受到其真正的內在魅力以及用戶價值和社會價值。其他的形式有可能會成為其很好的補充,但絕對不會取代現有搜索的地位,而網頁搜索的技術和產品形態本身還會不斷的提升和革新,以順應時代的需求。
最近一直在思考,做好搜索需要怎么樣的境界?而這個境界不是無休止的耐心,不是超大的投入,也不是所謂的基因。而怎樣才能做好搜索,回味著自己過去做過思考過的很多細節,想從另外一些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首先做好搜索沒有萬能藥,超牛的架構不是,超強的用戶數據不是,近年來大紅大紫的Lambdamart不是,更好的產品及形態也不是,執著于某一點,也許可以在短期內取得突破性的提高,但做到一定程度,卻很難達到更高的高度。
網頁搜索本身可以說是最復雜的產品之一了,想要將效果做好,在排序前要做好抓取、頁面分析、選取、索引、鏈接分析、召回,做好效果要考慮相關性、權威性、時效性、點擊,NLP要考慮分詞、去詞、同義詞、重要性、緊密性,此外還要有開放平臺、垂搜整合、Hint、Suggestion等。如果涉及到產品革新還要有更多的領域和工作。
其中在任何局部突破,都是術的領域,而想要做好搜索,需要從道的角度有所突破。
以前,我討論搜索結果效果究竟是什么?其不僅僅是技術,也不僅僅是產品,而更是一種思想,一種想要不斷探索和研究用戶需求,一顆最自己產品永不滿足的心。
做搜索首先一定要接地氣,一定要真正的鉆到case中,去看用戶的真實查詢,去研究用戶的點擊,去與競爭對手去比較,去找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想要單純的依靠牛架構、牛算法或者牛數據做好搜索,是很不現實的。當做的越深,就越會發現,做到一定程度,想要做到極致,靠的不是長板有多長,而是要努力沒有短板。
也許有時候會發現,當面對10個要解決的Case,可能問題出在10個不同的模塊中。搜索做到一定程度后,沒有太速成的方法,更重要不是技術有多牛,而是細節做得有多好。有可能當做出一次改進時,改進不足0.1%,甚至只有0.01%,但很多時候,體驗就是靠這些不斷的小改進堆出來的。
搜索的需求非常復雜,只有真正的去接地氣,認真研究需求,做好每一個細節,這是道之一也。
很多人都會對KPI有想法,不合適的KPI或過于注重KPI很容易出現,每個團隊都在為了自己的KPI去工作,團隊之間互相推諉,最后大家各自使勁,最后發現團隊的目標與公司的目標無法吻合,投入了很多卻無法獲得相應的收益。而有的小團隊,擰成一股勁朝著一個方向努力,不用投入很多卻能做的很好。
而對于搜索這么大的工程而言,同樣也是這個情況,那么多的團隊,那么多復雜的算法,那么多的交互,如果不能很好的整合,也會出現那種勁使不到一處去的情況。很可能會出現類似最好的分詞不適用于算相關性這種情況。
任何一塊強都不是真的強,只有整體做的好才是真的好。將團隊擰成一個整體,讓項目擁有同一個目標,讓每個好的算法能夠很好的整合,這是道之二也。
現在的搜索引擎做到什么程度了,也許只從找網頁來說,幾個主流的都不算差了,但是你會發現,搜索引擎還在不斷的進化,其發展永遠沒有止境。
也許做了很長時間,你會發現,不管你做的有多努力,總有一些需求滿足的不好。或者以目前的形態下足夠好了,但是結果對用戶并不完美。而在這種情況下,走在前面的會去思考探索產品和技術解決之道,而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進步。
從后來的框計算、應用平臺,再到知識圖譜,搜索總是在不斷的創新著。而也在不斷有人探索著個性化、社交化、交互性甚至門戶化的發展方向,不是所有的創新都會成功,但是成功卻離不開不斷的探索和創新。
一顆永不知足的心,持續探索著產品和技術的創新,追隨時代的前行,這是道之三也。
一件事情做的有多牛,不是看你使用的技術有多強大,而是能否選用最恰當的技術,并且將所有細節做到位了,達到最好的效果。
一個項目想要做好,不是每個局部都取得好成績就可以的,而是需要所有人擰成一股勁,去為共同的目標努力。
一個方向能夠走多遠,不是看今天站的有多高,而是你能夠看得更遠,能去不斷探索,追隨甚至引領時代發展的腳步。
精誠團結、做好細節、迎接趨勢,這是在我心中做好搜索需要達到的境界。說深不深,說淺不淺,知易行難,想要做好,需要付出更多更深的努力。
以上,是我對搜索的一些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