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內存經典問與答
發布時間:2006/10/21 17:26:09 來源: 縱橫數據
說起服務器內存,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明所以,其實服務器內存與普通內存還是有著很多共同點的,不過它加入了一些針對高端應用而設計的功能和特性,下面我們就以一問一答的方式為各位介紹一下服務器內存。
問:什么是服務器內存?它與普通PC機上的內存又有什么區別?
答:服務器內存也是內存,它與我們平常在電腦城所見的普通PC機內存在外觀和結構上沒有什么明顯實質性的區別,它主要是在內存上引入了一些新的技術,僅從外觀上是不得出什么結論的。這樣或許你就擔心了,如果別人拿普通PC機的內存條當服務器內存條賣給怎么知道?這一般來說可以放心,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普通PC機上的內存在服務器上一般是不可用的,服務器認不到的,這就是說服務器內存不能隨便為了貪便宜用普通PC機的內存來替代的原因了。至于其根本原因是什么那請請看后面了。
有些人把具有某種技術的內存就稱之為“服務器內存”,其實是不全面的,服務器的這些內存技術之所以在目前看來是服務器在專用,但不能保證永遠只能是服務器專用。這些新技術之所以先在服務器上得以應用是因為服務器價格較貴,有條件得以應用,這些新技術由于價格的原因暫時在普通PC機上無法實現應用,這些新技術會隨著配件價格的下降會逐步走向普通PC機,就象原來的奇偶校正內存一樣原來也是最先應用在服務器上,現在不是很普遍了嗎?所以服務器內存并不是一種特指,它是內存新技術在不同時間段上的應用。
問:什么是ECC內存?它比Parity(奇偶校正)內存有什么優點?
答: 目前一談到服務器內存,大家都一致強調要買ECC內存,認為ECC內存速度快,其實是一種錯誤地認識,ECC內存成功之處并不是因為它速度快(速度方面根本不關它事只與內存類型有關),而是因為它有特殊的糾錯能力,使服務器保持穩定。ECC本身并不是一種內存型號,也不是一種內存專用技術,它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的計算機指令中,是一種指令糾錯技術。
ECC的英文全稱是“ 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對應的中文名稱就叫做“錯誤檢查和糾正”,從這個名稱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發現并糾正錯誤”,它比奇偶校正技術更先進的方面主要在于它不僅能發現錯誤,而且能糾正這些錯誤,這些錯誤糾正之后計算機才能正確執行下面的任務,確保服務器的正常運行。
之所以說它并不是一種內存型號,那是因為并不是一種影響內存結構和存儲速度的技術,它可以應用到不同的內存類型之中,就象我們在前講到的“奇偶校正”內存,它也不是一種內存,最開始應用這種技術的是EDO內存,現在的SD也有應用,而ECC內存主要是從SD內存開始得到廣泛應用,而新的DDR、RDRAM也有相應的應用,目前主流的ECC內存其實是一種SD內存。
問: 目前主要些什么品牌的服務器內存?
答:由于服務器內存在技術難度和加工工藝上比普通PC機上的內存有較大提高,所以在服務器內存品牌選擇上沒有象普通PC機內存一樣那么雜,但目前服務器內存品牌也有逐步雜化的趨勢,目前主要的服務器內存品牌主要有Kingmax、kinghorse、現代、三星、kingstone、IBM、VIKING、NEC等,但主要以前面幾種在市面上較為常見,而且質量也能得到較好的保障。
問: 服務器內存技術的發展如何?
答: 服務器內存也與任何其它產品一樣,新技術是在不斷開發,不斷得到應用,然后逐步取代原有的技術,實現它的普及應用。ECC技術在目前來說是服務器內存的主流技術,但新的內存技術已在不斷涌現,目前主要有IBM的Chipkill技術在被各內存生產廠商采用。在內存類型上目前主要已有DDR和RAMBUS公司的RDRAM來取代目前的SD內存,這種DDR目前也帶有ECC技術。但上述主流內存技術也都是在圍繞ECC技術這同一方向,同屬于ECC技術范疇。
問:什么是Chipkill技術?
答: Chipkill技術是IBM公司為了解決目前服務器內存中ECC技術的不足而開發的,是一種新的ECC內存保護標準。我們知道ECC內存只能同時檢測和糾正單一比特錯誤,但如果同時檢測出兩個以上比特的數據有錯誤,則一般無能為力。目前ECC技術之所以在服務器內存中廣泛采用,一則是因為在這以前其它新的內存技術還不成熟,再則在目前的服務器中系統速度還是很高,在這種頻率上一般來說同時出現多比特錯誤的現象很少發生,正因為這樣才使得ECC技術得到了充分地認可和應用,使得ECC內存技術成為幾乎所有服務器上的內存標準。
但隨著基于Intel處理器架構的服務器的CPU性能在以幾何級的倍數提高,而硬盤驅動器的性能同期只提高了少數的倍數,因此為了獲得足夠的性能,服務器需要大量的內存來臨時保存CPU上需要讀取的數據,這樣大的數據訪問量就導致單一內存芯片上每次訪問時通常要提供4(32位)或8(64位)比特以上的數據,一次性讀取這么多數據,出現多位數據錯誤的可能性會大大地提高,而ECC又不能糾正雙比特以上的錯誤,這樣就很可能造成全部比特數據的丟失,系統就很快崩潰了。
IBM的Chipkill技術是利用內存的子結構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內存子系統的設計原理是這樣的,單一芯片,無論數據寬度是多少,只對于一個給定的ECC識別碼,它的影響最多為一比特。舉個例子來說明的就是,如果使用4比特寬的DRAM,4比特中的每一位的奇偶性將分別組成不同的ECC識別碼,這個ECC識別碼是用單獨一個數據位來保存的,也就是說保存在不同的內存空間地址。
因此,即使整個內存芯片出了故障,每個ECC識別碼也將最多出現一比特壞數據,而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ECC邏輯修復,從而保證內存子系統的容錯性,保證了服務器在出現故障時,有強大的自我恢復能力。采用這種內存技術的內存可以同時檢查并修復4個錯誤數據位,服務器的可靠性和穩定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說起服務器內存,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明所以,其實服務器內存與普通內存還是有著很多共同點的,不過它加入了一些針對高端應用而設計的功能和特性,下面我們就以一問一答的方式為各位介紹一下服務器內存。
問:什么是服務器內存?它與普通PC機上的內存又有什么區別?
答:服務器內存也是內存,它與我們平常在電腦城所見的普通PC機內存在外觀和結構上沒有什么明顯實質性的區別,它主要是在內存上引入了一些新的技術,僅從外觀上是不得出什么結論的。這樣或許你就擔心了,如果別人拿普通PC機的內存條當服務器內存條賣給怎么知道?這一般來說可以放心,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普通PC機上的內存在服務器上一般是不可用的,服務器認不到的,這就是說服務器內存不能隨便為了貪便宜用普通PC機的內存來替代的原因了。至于其根本原因是什么那請請看后面了。
有些人把具有某種技術的內存就稱之為“服務器內存”,其實是不全面的,服務器的這些內存技術之所以在目前看來是服務器在專用,但不能保證永遠只能是服務器專用。這些新技術之所以先在服務器上得以應用是因為服務器價格較貴,有條件得以應用,這些新技術由于價格的原因暫時在普通PC機上無法實現應用,這些新技術會隨著配件價格的下降會逐步走向普通PC機,就象原來的奇偶校正內存一樣原來也是最先應用在服務器上,現在不是很普遍了嗎?所以服務器內存并不是一種特指,它是內存新技術在不同時間段上的應用。
問:什么是ECC內存?它比Parity(奇偶校正)內存有什么優點?
答: 目前一談到服務器內存,大家都一致強調要買ECC內存,認為ECC內存速度快,其實是一種錯誤地認識,ECC內存成功之處并不是因為它速度快(速度方面根本不關它事只與內存類型有關),而是因為它有特殊的糾錯能力,使服務器保持穩定。ECC本身并不是一種內存型號,也不是一種內存專用技術,它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的計算機指令中,是一種指令糾錯技術。
ECC的英文全稱是“ 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對應的中文名稱就叫做“錯誤檢查和糾正”,從這個名稱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發現并糾正錯誤”,它比奇偶校正技術更先進的方面主要在于它不僅能發現錯誤,而且能糾正這些錯誤,這些錯誤糾正之后計算機才能正確執行下面的任務,確保服務器的正常運行。
之所以說它并不是一種內存型號,那是因為并不是一種影響內存結構和存儲速度的技術,它可以應用到不同的內存類型之中,就象我們在前講到的“奇偶校正”內存,它也不是一種內存,最開始應用這種技術的是EDO內存,現在的SD也有應用,而ECC內存主要是從SD內存開始得到廣泛應用,而新的DDR、RDRAM也有相應的應用,目前主流的ECC內存其實是一種SD內存。
問: 目前主要些什么品牌的服務器內存?
答:由于服務器內存在技術難度和加工工藝上比普通PC機上的內存有較大提高,所以在服務器內存品牌選擇上沒有象普通PC機內存一樣那么雜,但目前服務器內存品牌也有逐步雜化的趨勢,目前主要的服務器內存品牌主要有Kingmax、kinghorse、現代、三星、kingstone、IBM、VIKING、NEC等,但主要以前面幾種在市面上較為常見,而且質量也能得到較好的保障。
問: 服務器內存技術的發展如何?
答: 服務器內存也與任何其它產品一樣,新技術是在不斷開發,不斷得到應用,然后逐步取代原有的技術,實現它的普及應用。ECC技術在目前來說是服務器內存的主流技術,但新的內存技術已在不斷涌現,目前主要有IBM的Chipkill技術在被各內存生產廠商采用。在內存類型上目前主要已有DDR和RAMBUS公司的RDRAM來取代目前的SD內存,這種DDR目前也帶有ECC技術。但上述主流內存技術也都是在圍繞ECC技術這同一方向,同屬于ECC技術范疇。
問:什么是Chipkill技術?
答: Chipkill技術是IBM公司為了解決目前服務器內存中ECC技術的不足而開發的,是一種新的ECC內存保護標準。我們知道ECC內存只能同時檢測和糾正單一比特錯誤,但如果同時檢測出兩個以上比特的數據有錯誤,則一般無能為力。目前ECC技術之所以在服務器內存中廣泛采用,一則是因為在這以前其它新的內存技術還不成熟,再則在目前的服務器中系統速度還是很高,在這種頻率上一般來說同時出現多比特錯誤的現象很少發生,正因為這樣才使得ECC技術得到了充分地認可和應用,使得ECC內存技術成為幾乎所有服務器上的內存標準。
但隨著基于Intel處理器架構的服務器的CPU性能在以幾何級的倍數提高,而硬盤驅動器的性能同期只提高了少數的倍數,因此為了獲得足夠的性能,服務器需要大量的內存來臨時保存CPU上需要讀取的數據,這樣大的數據訪問量就導致單一內存芯片上每次訪問時通常要提供4(32位)或8(64位)比特以上的數據,一次性讀取這么多數據,出現多位數據錯誤的可能性會大大地提高,而ECC又不能糾正雙比特以上的錯誤,這樣就很可能造成全部比特數據的丟失,系統就很快崩潰了。
IBM的Chipkill技術是利用內存的子結構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內存子系統的設計原理是這樣的,單一芯片,無論數據寬度是多少,只對于一個給定的ECC識別碼,它的影響最多為一比特。舉個例子來說明的就是,如果使用4比特寬的DRAM,4比特中的每一位的奇偶性將分別組成不同的ECC識別碼,這個ECC識別碼是用單獨一個數據位來保存的,也就是說保存在不同的內存空間地址。
因此,即使整個內存芯片出了故障,每個ECC識別碼也將最多出現一比特壞數據,而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通過ECC邏輯修復,從而保證內存子系統的容錯性,保證了服務器在出現故障時,有強大的自我恢復能力。采用這種內存技術的內存可以同時檢查并修復4個錯誤數據位,服務器的可靠性和穩定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本文來源:
//66moju.cn/article/151.html
[復制鏈接]
鏈接已復制
上一篇: 為什么選擇我們?
下一篇: 英特爾服務器CPU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