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集體蹭“地攤經濟”,誰能C位出道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攤萬攤到處開。
開的有多么繁榮呢?僅成都就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 2234 個,允許流動攤販經營點 17891 個,增加就業崗位超 10 萬。許昌、杭州也開始逐漸參與其中。因此有聲音說當前互聯網紅利正在逐漸消失,“地攤經濟”或許會對電商平臺造成不小的沖擊。
但事實并非如此,跟過去不一樣的是,地攤經濟不再“人人喊打”,居然也開始高調的建起了社群,沒有點數字化,都不好意思說是擺地攤的!
恰恰是“地攤經濟”的松綁,成為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最好時機。
對于巨頭來說,它們一直是引領風潮的,地攤經濟意味著他們一直爭搶的兩塊肥肉: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結合以及下沉市場。所以當地攤經濟開始火爆,巨頭們第一時間開始布局。
眼看著地攤經濟的風越來越大,阿里巴巴、微信、京東、蘇寧、美團都推出了各種眼花繚亂的扶持計劃,但該用怎樣的姿勢抓住地攤經濟,恐怕不是每個人都想好了。
巨頭集體蹭地攤經濟的熱點,到底哪家能C位出道?
1
阿里、京東:
你們擺攤,我撐腰!
對于的小攤主來說,現在最難的就是兩件事:進貨和資金。
進貨難:難在不知道哪里能拿到更便宜貨源、不知道怎么保證商品的質量相對穩定;
資金難:難在夜市品類組成多樣,一次性投入大,只押一個品類,資金風險就不可控。也并不知道消費者喜歡什么、該進貨么、又該進多少。
電商“老大哥”阿里和京東,剛好在這兩個方面做起了文章:
1、 1688 掀起了數字化地攤進貨浪潮
作為國內最大的內貿批發平臺,阿里的 1688 平臺在 5 月 29 日即上線了數字化夜市地攤進貨專區,充分應用數據能力,為“攤主”推送即將發酵的下游趨勢熱點,幫助攤主提前發現商機,決策“進什么貨”,再也不擔心進貨賣不出去了!
同時, 1688 中多為工廠直銷,從工廠直接輸送到地攤,保證攤主的價格優勢和質量,并以平臺和商家共同的力量為攤主提供售后服務。
甚至有網友打趣到:先在淘寶上進一批貨, 7 天賣不掉再無理由退換回去,加上花唄,一點資金壓力都沒有了!
別擔心, 1688 還真的為攤主發布了“地攤經濟”幫扶計劃,包括廠貨直達地攤商,提供超過 700 億元的免息賒購服務等。為此 1688 支持攤主賒賬進貨,商品賣出的資金在用戶還款和新一輪采購,賒購額度最高為 200 萬元,循環額度+賬期保證了攤主資金鏈的平穩運轉。
顯而易見,攤主最痛的“痛點”, 1688 針對性的解決,根本上扶持地攤經濟,給攤主動力。利用數字化手段幫助攤主做出決策,可以說是非常貼心了。
2、京東:三管齊下,效果翻倍
同樣貼心的,還有京東。
6 月 2 日,京東公布了“星星之火”計劃,京東稱,該計劃將服務百萬個便利店+百萬家地攤,將聯動近 10000 家品牌廠商、 4000 多家聯合倉,為線下零售商家提供價值超過 500 億的品質貨源,并提供數億元進貨補貼來保供貨。
具體而言,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保供貨:京東新通路將發揮全渠道供貨能力,并提供數億元進貨補貼,聯動近 10000 家品牌廠商、 4000 多家聯合倉,為線下零售商家提供價值超 500 億元的品質貨源;
助經營:京東新通路將幫助線下零售商家拓展線上經營,為其引入京東自有平臺流量,幫助打破地域和空間限制,實現有效引流、獲客、增收;
促就業:京東將集中提供一批靈活就業、居家就業、自主創業、務農增收機會,包括提供一批物流收派、倉庫管理、理貨打包等崗位。
同時,根據數據顯示,96%的小攤主貨源資金短缺在 10 萬元以內,基于此京東新通路為每個小店提供最高 10 萬元無息賒購,全力支持地攤和小店經濟。不過,品牌產品在地攤上銷售,消費者能否買單,現在還是個未知數。
不管是阿里還是京東,針對供應鏈和資金方面,都為小攤主提供了“后路”,讓其無后顧之憂,不過,進貨和金融貸款,本身也是電商平臺的強項,地攤經濟興起一段時間后,便開始優勝劣汰,小商家如何經營、能否借助平臺的力量完善經驗,目前還未可知。
2
微信、蘇寧:
地攤醬油帝
地攤這條路,有人走的順風順水,也難免有人走了彎路。
微信、蘇寧、美團也一股腦的加入到“地攤”扶持大軍中,不過明顯可以看到,還在原來擅長的領域里跑,面對地攤該怎么“特色化”,恐怕還沒啥頭緒。
雖然微信支付面向平臺超 5000 萬小微商家發布了“全國小店煙火計劃”:
為商家提供小程序店鋪模板等數字化工具,基于小微商戶智慧經營工具“收款小賬本”小程序;
微信支付即將發布“小程序店鋪模板”,結合下單助手、朋友會員幫助商家低門檻打造數字化經營模式,提高線上運營效率。
雖然小程序一直是微信數字化經濟的重要工具,但卻與“地攤經濟”完全挨不上邊。
地攤經濟的主要場景是線下的面對面場景,以地理位置的便捷性為主要的購買動機,說白了就是路上遇到了剛好需要的商品,就促成了購買。
正如導語中所說,擺地攤的也在建社群,微信的價值,更重要是幫助小攤主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而非直接的線上轉化。
難怪有不少網友打趣到:我就靠地攤一夜暴富了,微信卻讓我做長尾流量?
至于蘇寧,則公布了“夜逛合伙人” 計劃,包括開放全國家樂福、蘇寧小店門店 10000 個冷柜倉儲服務給夜市攤主,還提供了 20 億夜市啟動資金的低息扶持計劃。
蘇寧這個計劃更是一種“想當然”的行為,冷鏈倉儲服務多為街邊餐飲存儲食材時需要。但根據阿里巴巴數據,目前地攤經濟最熱品類分別為日用百貨、內衣、數碼、美妝、個護家清、玩具等,而傳統的“街邊臟攤”并沒有大規模的復蘇,畢竟臟攤對環境的打擊是更大的。
而 20 億“低息”扶持在阿里京東的免息面前更是顯得不“局氣”了。
可見即便是巨頭們,也有可能摸不透“千變萬化的小商家的心啊,不過從地攤的扶持政策上也能夠看出來,巨頭們掛在嘴邊的數字化與實體業的結合,在地攤面前,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大家如果真的想地攤創業的話,會接受哪位巨頭的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