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智能化:讓數據庫更聰明
數據庫運維是一件非常復雜的工作,尤其是涉及企業核心數據庫時,其中保存了企業重要的數據,對操作人員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數據庫管理員一直是市場緊缺人才。不過,得益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云計算技術的進步,這種狀況有望慢慢得到緩解。
2017年甲骨文提出了“自治數據庫”這個概念,引發業界對人工智能云計算在數據庫的應用前景的關注。2018年甲骨文的新一代數據庫ADW正式上市,我們看到,甲骨文的確朝著把數據庫管理員從繁重的數據庫優化、各種調優以及數據庫備份中解脫出來的方面上邁出了一大步,它讓管理員能騰出了更多時間去做一些高附加值的工作。根據甲骨文提供的資料,通過自動運行、自動完成打補丁、自動完成數據的備份、自動修復等,甲骨文自治數據庫能降低70%的運維工作量,將數據庫平均宕機時間減少到每月2.5分鐘。
實際上,隨著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的快速發展,利用它們來優化數據庫內核和以及數據庫運維、管控等一系列動作已經成為數據庫行業的共識。比如,數據庫管理員或者運維人員想優化應用軟件的負載,可能想知道需要建哪些索引;用戶體驗不佳想知道到底是那個存儲過程受到了影響、如何優化,現在基本上是依賴工程師、DBA的經驗來解決,這些未來完全可以利用機器學習、人工智能方法進行智能化的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數據庫本身的云計算智能化外,支持智能化應用方面也是數據庫的一個熱點。傳統數據倉庫產品通常只能處理結構化數據,而新一代的數據倉庫無不把支持多數據類型的處理作為基本指標,比如,通過標準的SQL語句同時處理結構化和非結構數據(文檔、圖片甚至視頻等)。另外,數據倉庫還在努力幫助業務人員找出系統與系統之間、數據與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借助數據庫倉庫的這一能力,業務部門即便不懂具體算法,也可以及時對相關數據做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