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行業往何處去?
IDC,即是InternetDataCenter,是基于INTERNET網絡,為集中式收集、存儲、處理和發送數據的設備提供運行維護的設施以及相關的服務體系。IDC提供的主要業務包括主機托管(機位、機架、VIP機房出租)、資源出租(如虛擬主機業務、數據存儲服務)、系統維護(系統配置、數據備份、故障排除服務)、管理服務(如帶寬管理、流量分析、負載均衡、入侵檢測、系統漏洞診斷),以及其他支撐、運行服務等,查看更多IDC百科知識。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現階段我國IDC發展勢頭正猛,市場前景一片大好,但目前我國IDC所提供的服務水平,距離真正的國際標準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一.行業之殤:管理混亂
IDC運營商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為核心的電信級運營商;第二類是通過與電信級運營商參股合作,從而擁有電信網絡資源的企業級運營商,第三類則是“IDC服務商”,他們則是以通過與電信運營商或企業運營商合作或租用其機房與帶寬資源為客戶提供服務。這類IDC服務商數量最多,即我們通常所說的IDC公司。
由于門檻低、回報率高,所以出現當今IDC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
作為互聯網價值產業鏈的中的重要一環,IDC行業伴隨著互聯網發展需求而迅速成長。中國的IDC始于1999年,當時發展速度異常迅猛,不到幾年時間,全國各地的IDC服務商呼嘯式地蔓延并投入運營。
2008年和2009年,可謂IDC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政府大規模的整頓與清查調整、電信的重組所帶來的門檻提高、金融風暴的洗禮,長期以來的市場泡沫終于破開,其中的水分也隨之壓榨而出。那些不法的服務商或卷款潛逃、或轉行、或宣布倒閉,然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對于整個IDC行業來說卻是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進IDC產業走向良性發展軌道。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這個市場從此就一勞永逸、秩序完善,不可否認,現在IDC市場仍然存在著一些弊端。
據悉,目前國內提供主機托管與租賃服務的IDC數據中心達數百家,而經營此項業務的IDC公司。由于競爭激烈,打價格戰往往成了最常見的營銷方式。
打價格戰的一個前提必須是成本低廉,而在此過程中采用劣質產品降低成本,減少技術人員投入等等一系列幕后手段成為一部分IDC商的降低成本的絕招。采用降低人力成本的方式也是部分IDC商們常用的慣招,據知情人透露,IDC行業中50%以上的成本產生自人力成本,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足夠的人力資源,才有可能保證真正的24小時服務,畢竟這個行業的突發狀況比較多。服務器故障、線路故障、攻擊等等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需要很多背后的技術人員維護和支持。而某些服務商為了降低成本,采取欺騙客戶的方法而獲得巨大利潤。
二.IDC市場探尋
據CNNIC的調查報告,中國近年來的互聯網產業增長顯著。而根據英特爾公司的分析,IDC的發展經歷了三個不同階段。第一代的數據中心只提供場地、帶寬等基礎托管服務;第二代的數據中心以增值服務和電子商務為核心,將增值服務和基礎托管服務逐步融合;第三代數據中心將是數據與語音的融合,實時地將互聯網信息、電話信息、傳真信息等集成在一起,再以客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提供給客戶。從國內IDC行業的發展來看,由于起步較晚,因此目前還正處于第一代向第二代跨步的過程中。
IDC在促進我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同時,其行業內部也面臨著越來越復雜激烈的競爭,服務趨于雷同、同質化現象嚴重等問題不僅僅降低了IDC服務商的利潤水平,也制約著IDC行業的發展,而單純靠擴大規模的經營模式也已經不能滿足客戶的需要,IDC迫切需要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未來